XuLaLa.Tech

首页客户端下载Windows 使用V2Ray 教程SSR 教程Clash 教程

关于机场常用服务器线路的科普

2025.04.20
机场加速器梯子推荐:

优质SS/SSR/Trojan/Xray/V2Ray机场推荐 | IPLC/IEPL专线加速器梯子推荐 | 解锁奈飞Netflix/HBO/Hulu等国外流媒体

为何写这么个帖子?

由于机场用户增多,很多新用户压根不懂节点上面的名字代表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服务器比较适合自己,不懂什么是原生,等等。

所以开一个小帖,稍微介绍一下比较常见的服务器,

专业知识有限,所以只是给小白们介绍一下,其实我也很白,各位大佬见笑了。

本文仅仅是抛砖引玉写一些机场主们告知我的 ISP、IDC 的体验,仅供参考。网络环境每天都在变化,今天飞快的服务器明天有可能龟速,有写的不对或者过时的地方还望大家指正。所以本文也算是一些机场主们把曾经踩过的坑分享给大家吧。

常见名词:

1. IPLC: “International Private Leased Circuit”的缩写,即“国际专线”。

不过大部分机场通常看到的iplc,都只是阿里的经典网络,跨数据中心内网互通,阿里内网
并不是严格意义的iplc专线;当然也有其他渠道的,或真iplc,不过比较少。

2. IEPL国际以太网专线(International Ethernet Private Line,简称IEPL)

构建于MSTP设备平台上基于SDH传输技术,采用GFP封装
传输协议透明,物理层隔离,带宽保证,提供一层点对点数据专线服务。

3. Anycast:最近部分机场出现了一些Anycast加速节点

从业务层面介绍一下,对于传统中转线路,其工作模式是国内A IP接入,然后通过转发链转发至国外B IP
A和B之间一般通过隧道或者专线来传输数据。
优势:
  • 一般机场部署的都是大陆 – 亚洲区域,亚洲区域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这样可以认为是一份带宽共享给沪日、沪韩、沪新三条专线一起使用,极大的简化了网络架构,提升了带宽复用率。
  • 专线过境,更稳定快速,基本上可以无视 GFW 的影响。
  • 腾讯默认给的是国内 BGP 接入,对各种运营商的用户都有较好的支持。
缺点:
  • 带宽与单个 IP 绑定,被 DDOS 的话比较难处理。
  • 成本对机场来说比较难承担,个人一直粗陋的认为更适合游戏加速器和要求更高性能与稳定性的企业级用户或者土豪。。

4. BGP

5. 中转

6. 原生IP:

7. 流媒体解锁

很多流媒体服务平台如Netflix会出于版权原因而限制一些特定IP的访问。

8. CN2

CN2是电信的精品骨干网。首先CN2是一张运营商骨干网,就像电信163、中国移动这一类是同样性质的东西,但相对电信163来说会有更好的稳定性。

不是什么专线(和iplc那类东西区分清楚)。既然是公网,那它本质上就是个很多人共享使用的东西。

共享的东西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区别在于它的超售比较低,相对电信163来说会有更好的质量。CN2的跨国数据通讯也需要经过GFW审查,不存在不过GFW的公网。

小结:(源于喵酱)

Tip1

:

先说一些比较重要的也是大家比较想看的,国内三大运营商到各地区线路推荐(仅从传输速度上推荐)。

亚洲区:

  • 电信:避免使用日本方向的NTT/IIJ运营商线(暗示softbank),除了少部分对大陆限速的,只要服务器用bbr加速TCP基本都还算能用。
  • 联通:日本方向基本都可以用,到香港一些运营商会绕韩国KT但有加速基本也还凑合。
  • 移动:亚洲区去哪里都差不多,但目前机场使用较多的PCCW线路国内可能有半数地区是绕欧洲的。

美国区基本没啥能推荐的,跑得快慢完全看脸,各线路之间差异大概就只有延迟了(指直连)

台湾方面就 hinet 和 seed­net,没得选

Tip2

:

  • 另一个关键点是:延迟不等于速度,延迟只是建立连接所使用的时间,实际传输速度由整体链路的短板决定。
Tip3:
  • Azure/Aws/Gcp这三巨头的线路也还可以,但要说明的是azure/gcp都是按量计费的;
  • 要是有商家能提供这些线路并且可用流量有100G甚至更高的,且用且珍惜吧。
  • aws有轻量服务器,包含了一定的流量,能给得多的商家也好好珍惜用吧
Tip4:
  • 最后说起来,真要用得舒心就必须要使用TCP加速工具,可以说,因为有这种单边加速软件的存在,把各种线路之间的差距减小了很多。以前是锐速,现在是bbr-plus。目前大多数情况来说,TCP传输因为有比较成熟的单边TCP加速方案,采用了单边加速后通常情况下TCP传输比UDP要快得多。UDP传输由于各地限制情况不同,无法平行比较,能跑得快那最好,跑不起来也是理所当然,有得用就不错了。
  • 总的来说,互联网数据传输速度总取决于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只要整体链路上有一个节点速度不足,那整体速度的体验就会受限于这个最慢的节点。作为服务提供商,能做的就是尽力减少节点至你家路由器这一段路程上的短板影响,无论是使用国内线路中转,或是什么CN2

    GIA,努力的范围都是这一段。

  • 作为普通用户,其实不必在意这些东西,你只需要关心快或不快这个问题就行了
  • 对于一般的用户想自建的,随便选个IDC商家,装上单边加速就完事了
  • 对于延迟较为敏感的,无脑推荐阿里云香港/日本去中转到目标节点
  • 对延迟非常敏感?请联系运营商询问专线报价吧

公有云服务商:

AWS
  • 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缩写为AWS),由亚马逊公司所创建的云计算平台,亚马逊AWS占全球云市场第一。
  • AWS到联通和移动网速不佳。国际和本地带宽比较稳定。
  • 新加坡和日本接了电信163,到电信延时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价格便宜,又很容易买到,所以到总体到国内质量还是比较差的。
  • 但是由于价格便宜,又很容易买到,所以到总体到国内质量还是比较差的。不过这个价格下能做成这样真的已经非常良心(亏本)了。
  • IP被墙重点关照很容易挂,但是浮动IP换起来也很方便。
  • 少部分IP段可以看Netflix,其他流媒体服务暂时没测试过。
Azure
  • Microsoft Azure是微软的公用云服务 (Public Cloud Service) 平台,规模仅次于亚马逊AWS。
  • Azure 的带宽一般较大,部分实例的带宽可以达到 2Gbps。
  • 本地和国际带宽很大很稳,去很多地方都会走自己的骨干网。
  • 羊毛目前还是比较多,价格便宜,到国内三大运营商基本上已经被玩坏。到某些地方,如上海阿里云,有奇效,可能走了自己那根沪港骨干。
  • 还有个小毛病是播放YouTube的时候会默认走欧洲的CDN,但是速度基本没有影响,azure是全球内网的自有骨干网的。
  • 不能解锁流媒体。
阿里云
  • 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是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平台,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阿里云香港和新加坡有接CN2、对电信用户来说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了。联通用户去香港不错,去新加坡绕上海出口。移动到新加坡还行,到香港虽然延迟低但是实测网速很难突破500Kb/S。
  • 最大的问题是IP太容易被墙,当然也有很多方式可以降低被墙的概率,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 少部分IP段可以看Netflix,其他流媒体服务暂时没测试过。
  • 2020年2月份开始没有大带宽带流量包的机器可以买了,性价比不行了已经。个人想买个30M带宽带流量包的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GCP
  • Google云端平台(Google Cloud Platform)是一项使用了Google核心基础架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云计算服务。
  • 到大陆的互联带宽较小,防御做得也不理想(我觉得这主要是大陆运营商的锅),经常到大陆断网或绕路,稳定性是最大问题。
  • 国际带宽非常充裕,有自己的骨干网。
  • 最近300美元不能重复撸了,感觉互联直连会有一定的回升。
  • 可以解锁Netflix,Youtube Premium
© 2010-2022 XuLaLa 保留所有权利 本站由 WordPress 强力驱动
请求次数:69 次,加载用时:0.665 秒,内存占用:32.19 MB